立即注册

乐视吧

查看: 218|回复: 12

6个关于戏曲的真相,颠覆你的认知!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2

帖子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2-9-20 09:00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文章来源:青岛大剧院
戏曲,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不过,许多我们“想当然”的戏曲常识看似合理,但却是个“美丽的误会”~或者本该是错的,但错误代代相传,弄假成真成了对的~不信?来看看这6个关于戏曲的真相,有几个颠覆了你的认知?
1.戏曲中的“丑角”都是坏人吗?

不是
丑是戏曲中的喜剧角色,一般担任娱乐大众、调节气氛、促进情节以及讽谏的作用。丑角一般不重唱,以念白和做工为主。当丑扮演的是正面角色时,在舞台上就可以嘲讽反派;当丑角是一个反面角色时,会在舞台上进行自嘲。


也就是说,丑角可以是好人,也可以是坏人,这一行当的命名不是因为人物的外貌丑陋或品行恶劣,而是因为人物的功能
想想日常生活中见到的“小丑”,他们的表演同样只是人们的快乐源泉,跟他们的长相和人设“没有半毛钱关系”。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,我们会觉得这个“丑”长得不丑,嗯...人好像也不坏,甚至还有点可爱!







不同剧目的丑角

和其它行当一样,通常每个演员因其身体特征和表演特长所限,只偏重于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,因此也产生了不少著名的丑角演员,例如京剧的有严庆谷、慈少泉、徐孟珂,昆剧的李鸿良、粤剧的“四大名丑”李海泉、廖侠怀、半日安、叶弗弱等。





演员李鸿良和他饰演的丑角

2.是读“jué色”还是“jiǎo”色?

都对!但戏剧比较专业的说法是"脚(jiǎo)色"
通常来说,“角(jué)色”指的是舞台或影视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。而“脚色”在戏曲中指演员的分类,即生旦净丑这些行当。“脚色制”始于宋朝参军戏,是我国戏曲的一项重要制度。



  参军戏: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,由优伶演变而成,形式类似于今天的相声,是一种滑稽对话和表演。被戏弄的称“参军”,戏弄别人的称“苍鹘”,最早由二人搭档表演,后来演变成多人合演。

因此最早的时候,戏曲中的角色分类应是“脚色”。之所以把“脚色”和“角色”混为一谈,是因为一般的观众对“脚色制”不太了解,加上后来两个字不断通用,逐渐以“角”为准。
在一些戏曲专业的相关书籍中,除了提到“脚色制”时会保留“脚”字,写“生角”“旦角”“净角”“丑角”时都会用“角”字。
后来,“角色”和“脚色”就逐渐不区分开了。由于很多情况下为了便于传播,文字的使用更注重普适性,“角(jué)色”反而成为常见的说法。不过,如果你看到“脚(jiǎo)色”这一说法,也要知道这么说没毛病!







戏曲中的不同“脚色”

3.戏曲中“压轴”是最后一出戏吗?

不是
是不是有点震惊?在大部分人的理解中,“压轴”本是最后一个剧目。但其实它的本意并非如此。
“压轴”一词最初是戏曲术语,一般指一场折子戏的倒数第二出剧目。折子戏是指演出全本大戏中的某一出,通常演折子戏的只有昆曲和京剧,甚至可以说京剧本身就是在折子戏的演出中成熟发展的。


戏曲中,每一出戏都有不同的称谓:
第一出:开锣戏
第二出:早轴
第三出:中轴
第四出:倒数第二出,也称“压轴”
第五出:最后一出,也称“大轴”
在戏曲中,真正的最后一出戏叫作“大轴”,压轴“压”的就是“大轴”。这种叫法和一代代艺术家们的演出经验有关。
一般演出到倒数第二场,就会有观众陆续离开,我们称之为“抽签”;甚至会有大量观众退场,这种情况称为“起堂”。一旦如此,到了唱大轴的时候就没有观众了,所以到了“压轴”,就需要一台好戏来镇场,让观众坐稳继续看演出。
4.戏曲里的“圆场”怎么打?

此题为陷阱题,戏曲中的"圆场"根本不是用来"打"的,而是用来"跑"的
在生活中,我们常见到“打圆场”这个词。“打圆场”是指出于善意,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、调节人际关系的语言行为。但戏曲中的“圆场”可不是这回事。
圆场是戏曲表演的动作形式,演员在舞台上所走的路线呈圆圈形,周而复始,称为圆场。圆场的速度多为由慢到快,又称“跑圆场”。


圆场在戏曲中是一种步法。男性圆场要求两腿膝盖不能僵直,上身不能乱晃,每步距离约为大半步;女性跑圆场时,两膝盖内侧要贴紧,步伐要小、快、匀,上身稳,不能扣胸、撅臀;行进路线可分直线、横线、半弧圆、斜线、圆圈、s字形,横∞字形等。两个以上演员在场上交叉地跑“∞字形”圆场,称为“编辫子”。


5.陈世美渣男是被冤枉的吗?

历史上根本没有"陈世美"这个人
闻名古今的“戏曲渣男”陈世美出自戏曲《铡美案》,又名《秦香莲》,在京剧、秦腔、评剧等剧种里都有这个剧目。



评剧《秦香莲》

这部戏讲述了家境贫寒的陈世美经过十年苦读,进京赶考中了状元,被招为驸马。从前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,便携子上京寻夫。但陈世美不肯相认,甚至派杀手追杀妻儿,幸得包拯和展昭相救。正当驸马要被定罪时,公主与太后赶至阻挡。但历尽阻碍,包拯最终还是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。
渣男本渣,却有很多人为陈世美申冤。这个说法主要是以清代文献作为考证,认定陈世美是清代的清官。郭沫若也曾以此为证写过一篇论文,认为陈世美是被冤枉的。



  京剧《铡美案》

据《均州志·进士篇》记载:顺治十二年,乙末科史大成榜,陈年谷,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。
《湖北历史人物词典》(1984版)记载:陈世美,清代官员,原名年谷,又名熟美,均州(即湖北均县,现丹江口市)人,出身于仕官之家。
然而这些史料可以证明陈世美是被冤枉的吗?不能!因为陈世美这个形象明代就出现了。这个人物最早出自明代小说《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》,注意,是明代!而史料中的陈世美却是一位清朝官员
咳咳,一位明代的作家污蔑一位清朝的官员,是“穿越”还是“未卜先知”?因此,这些史料不能证明陈世美是被冤枉的,历史上并没有“陈世美”这个渣男。
6.京剧是北京的地方剧种吗?

也许你本来不知道是不是,但既然题干这么问,那肯定不是啦!
京剧,又称平剧、京戏,清代乾隆年间起,四大徽班陆续进京,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,同时接受了昆曲、秦腔的部分剧目、曲调和表演方法,在吸收地方民间曲调的基础上不断交流、融合,最终形成京剧。京剧又有“国剧”之称,分布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,因此并不是北京的地方剧种。





清朝时期的京剧表演

而北京真正的地方戏是曲剧,这个名字是著名作家老舍命名的,北京曲剧第一个剧目便是老舍的《柳树井》,以“京腔京韵、京弦京鼓”演绎“京人京事”。它是在北京这座千年文化名城孕育而生、真正属于北京的地方剧种。



早期曲剧

曲剧的音乐唱腔以单弦曲牌为基本音乐素材发展创作而成,道白以普通话为基础,突出北京语言的特色,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。曲剧表演具有更加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,创作上尤以演绎清代和近代、现代的北京本土题材为长。



获取更多演出资讯,访问“剧汇王朝”(http://52drama.com),你想要的演出,都在这里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2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2-9-20 09:01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轴不一定是最精彩的演出,压轴好戏其实没用错,有的时期的大轴其实就是送客戏,也就是散场戏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66

帖子

13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0
发表于 2022-9-20 09:02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[棒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46

帖子

92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92
发表于 2022-9-21 01:58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,很好,非常好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56

帖子

112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2
发表于 2022-9-22 02:11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支持楼主,用户楼主,楼主英明呀!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62

帖子

124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24
发表于 2022-10-22 17:13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呀,,,您太有才了。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主题

47

帖子

95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95
发表于 2022-10-25 08:36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66

帖子

131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31
发表于 2022-12-10 15:43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人,此事必有蹊跷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60

帖子

12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20
发表于 2023-2-5 04:1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空一起交流一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50

帖子

10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00
发表于 2023-3-1 21:16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传说中的沙发???哇卡卡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游客
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乐视吧

GMT+8, 2025-4-7 09:49 , Processed in 0.719909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